国庆期间,较近几天,包括唐山在内的多地陆续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钢厂也陆续开始复产,对钢市而言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节后钢价又将走向何方?
国内钢市节后大概率延续区间运行态势:一方面,北方多地钢企限产纷纷解禁,节后面临供应持续恢复的冲击;另一方面,假期间全国钢厂普遍上调废钢价格,从而抬高钢企生产成本,压制电弧炉的供应释放。钢价将继续运行在高炉与电弧炉成本之间,区间运行格局未变。
《唐山市关于解除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显示,经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研究决定,自10月2日20时起各相关行业执行橙色预警减排措施,其中,钢铁企业烧结机、球团装备、石灰窖允许生产50%,10月4日8时起,全市解除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海通期货分析师邱怡宏表示,随着国庆长假逐渐接近尾声,多地陆续解除重污染天气警报,钢厂也陆续开始复产,对于假期结束环保限产放松的预期恐将陆续兑现。一方面,从供给层面来说对钢价将会带来供给增量释放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假期结束及限产的放松对需求面将会有相反的预期,国庆之后若需求如期启动,则对钢价来说则是支撑。
“从短期来看,由于假期前高炉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的收缩幅度过大,假期结束后,除了要关注需求启动及成交恢复情况外,更需警惕钢厂复产对供应增加预期情绪的过度释放压力。而从中长期来看,天气逐渐转冷,钢价则将面临的是供暖季限产对供给弹性释放的限制以及需求的季节性下行压力之间的制衡矛盾。”邱怡宏说。
中信期货分析指出,由于旺季需求有望延续,节后钢价支撑较强。供给方面,国庆限产持续时间有限,随着利润回升,预计节后长流程产量将延续回升态势,长流程复产对废钢资源的抢夺将使电炉成本抬升,短流程产量回升空间有限,钢材供给将延续缓慢回升。需求方面,节后受到6—8月较强的淡季因素以及国庆前限产压制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归,需求可能出现阶段性超预期,供需格局或将面临阶段性错配,从而对现货价格形成较强支撑。但受制于远期供给增加预期、钢厂库存去化缓慢、冬储因素等影响,以及对四季度终端需求转弱的判断,螺纹钢2001合约压力仍存,建议区间操作。
至于铁矿石,华泰期货认为,下半年铁矿石紧平衡状态格局没有改变,近期铁矿石供给虽有放量,但十一之后的旺季消费亦有回升空间。四季度随着钢材消费的改善,钢铁企业利润增加,加大原料采购意愿增强。同时,由于钢厂烧结矿库存长期处于低位,而铁矿石2001合约是原料冬储合约,考虑到铁矿石盘面的巨大贴水,预计在钢材消费旺季,铁矿石将有较好的表现,期间会受到环保限产对原料需求下降的短期影响,若十一之后连续降库明显,可逢低建多。
以下是国庆假期各地解除空气重污染预警情况:
河北省:唐山市自10月2日20时起各相关行业执行橙色预警减排措施,其中钢铁企业烧结机、球团装备、石灰窖允许生产50%。10月4日8时起,全市解除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衡水市定于10月4日8时解除本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石家庄市于10月4日上午8时解除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河南省:漯河市自10月2日12:00起全市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终止Ⅱ级应急响应。
濮阳市自10月2日12时起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市城区解除单双号限行措施。
10月2日开封大气办发布通知,解除开封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响。
许昌市决定自2019年10月3日12时起,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Ⅱ级)响应。
山东省:济南、德州、日照市已于10月2日零时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
济宁市经研究决定,于2019年10月3日12时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终止Ⅱ级应急响应。
山西省:晋城市决定自2019年10月2日24时00分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II级)。
临汾市和忻州市2019年10月3日0时起,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停工令”。上述方案提到,2020 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年、关键年,2019-2020 年秋冬季攻坚成效直接影响 2020 年目标的实现。据预测,2019-2020 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偏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进一步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压力,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抵消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庆长假临近尾声,较近几天,包括唐山在内的多地陆续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钢厂也陆续开始复产,对钢市而言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节后钢价又将走向何方?
掘进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是一种十分现代化的工程机械,不仅是掘进,还具备除渣、运输和支护等功能,长度可达200余米,总重量在几百吨甚至几千吨之间,是地下空间施工的必备机械之一,因其先进性,单台价值通常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这种机械的整机制造,国产技术没有问题,但较关键的主轴承全部依赖进口。
轴承是承载轴的零件,被称为“机械的关节”,是现代机械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础零部件。进入 20 世纪90 年代后,随着中国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微、小型轴承领域,中国轴承企业开始与国外企业竞争。